1)负载能力强,可承载长焦可见光摄像机、大口径热像仪,选配激光测距、定位导航、电子罗盘等传感模块,实现超远距离目标观测
2)探测频谱宽,可集成高清可见光、非制冷热成像,多波段探测优势互补,主被动探测相结合,多源数据汇聚融合处理,让目标无所遁形,满足昼夜、全天候环境下的监控需求
3)调转速度快,启停迅速,运转流畅,有助于捕获、跟踪快速移动目标
4)智能化程度高,支持目标入侵检测、移动侦测等异常行为检测,支持目标分类识别,支持雷达联动、3D缩放定位等功能,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无人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水平
5)环境适应性强,高强度铝合金材料,内外双层三防技术,IP67保护,防雨、防尘、防腐蚀、防电磁干扰,长期适用于野外恶劣环境
适用于会议中心、办公大楼、监狱、机场等重点场所,昼夜、全天候有效保障低空安全。
型 号 | HP-Z50-TC121023-VC4080-ZW光电转台 |
作用 距离 | 在大气能见度≥20km,湿度≤50%RH,温差>6k的情况下,对0.3m*0.3m无人机目标 可见光最远探测距离6000m 热像探测距离≥2500m |
红外 热成像 | 1. 探测器:非制冷型氧化矾(VOx)红外焦平面 2. 光谱范围:8μm~14μm 3. 分辨率: 640×512 4. NETD:优于30mK 5. 镜头焦距:23~230mm,10倍连续变焦镜头 6. 镜头控制:电动变倍,手动/自动聚焦 7. 支持强光保护功能 |
高清 可见光 | 1. 传感器:1/1.8″靶面星光级 CMOS,ICR 彩转黑 2. 分辨率:2688×1520,400万像素 3. 照度:彩色:0.002 Lux;黑白:0.0002Lux 4. 编码格式:H.264/H.265/MJPEG 5. 图像增强:支持宽动态、强光抑制、电子防抖、3D 数字降噪、自动白平衡等功能 6. 焦距12.5~775mm高清电动变焦镜头,60倍光学变焦 7. 透雾:支持光电/电子双重透雾 |
伺服 转台 | 1. 结构:球型,两轴两框架 2. 视窗:二视窗,可同时搭载二种波段传感器 3. 水平范围:N×360°连续旋转,断电后可机械锁死 4. 俯仰范围:-90°~+90°,具有软限位功能,程序可设 5. 旋转速度:水平0.01°~120°/s,俯仰0.01°~90°/s,水平最大转速≥200°/s 6. 加速度:水平120°/s2,俯仰120°/s2 7. 速度自适应:具有智能感应变速功能,支持镜头焦距速度自适应功能 8. 驱动方式:采用大力矩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直驱,高速启停 9. 定位精度:优于0.005° |
跟踪 功能 | 1. 跟踪方式:前端嵌入式硬件跟踪 2. 跟踪模式:手动、自动跟踪,支持雷达联动 3. 视频切换:数字高清可见光/数字红外视频切换跟踪 4. 跟踪功能:内置多种跟踪算法,支持多目标检测、自动捕获、跟踪过程中自动变倍、目标轨迹实时显示、抗短暂遮挡等,手动、自动跟踪,支持雷达联动跟踪;支持跟踪过程中目标识别;支持识别跟踪;支持对空跟踪波门自适应,跟踪框尺寸可根据目标大小自适应。 5. 跟踪显示:具备跟踪目标鹰眼显示,鹰眼位置任意可调,支持目标2、4、8倍放大显示 |
智能 分析 | 1. 内置16Tops算力处理器 2. 实现方式:前端嵌入式智能分析模块 3. 异常行为检测:支持目标识别;支持区域入侵检测、越界入侵检测、移动侦测等 4. 无人机目标识别算法,针对无人机改进的小型目标增强层,针对昏暗光照、气象变化(雨、雪、雾)、背景杂乱(城市建筑)可靠性训练,红外图像融合、动态感受调整、跨视角跟踪高速机动、自适应特征融合等专用算法模型,以及抗干扰增强技术(多模态融合、动态背景建模、旋翼特征识别模型训练量。其中能对125KM/h高速目标跟,抖动误差12像素,夜间通视条件下3km 外探测到无人机目标,跟踪延迟180ms,能进行自监督学习减少标注依赖,达到视觉-无线信号定向干扰的协同智能追踪干扰的优化算法 5. 误报率:鸟类误检率减低至9%,云层动误报率减低至4% 6. 识别算法训练量:6万标注样本、3.5万红外或可见光融合图像训练、12万交互步数 7. 数据质量:算法处理的数据与客观事实高度一致,误差极小,确保决策精准性。所有必要信息均被采集,无数据缺失,为全局分析提供完整视角。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格式统一,避免矛盾信息干扰决策。数据更新迅速,业务决策基于最新信息。 |
环境 适应性 | 1. 工作温度:-40℃~60℃,储存温度:-45℃~+70℃ 2. 湿度:95%RH 3. 防雷击浪涌:电源4000V,通讯频信号2000V 4. 防盐雾:PH值6.5~7.2,连续盐雾试验96小时,仍能正常工作 5. 振动:符合GJB150A.16中高速公路卡车运输环境要求 6. 防护等级:IP67 |
其它 | 1. 网络接口:1路100M/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2. 网络协议:支持 TCP/IP、HTTP、RTP、RTSP、PPPoE 、DNS、FTP;支持ONVIF2.0、GB28181等网络协议; 3. 供电:AC220V±20%,50Hz 4. 整机功耗:最大≤600W,稳定≤150W 5. 外形尺寸:Ф565mm×H880mm 6. 总重量:≤110kg |
后端 软件 | 1. 客户端:附带跟踪专用客户端,支持雷达、光电设备接入,实时监测设备状态 2. 态势显示:支持接入雷达上报目标点迹和航迹信息的动态展示,支持雷达目标航迹、光电视频记录同步回放 3. 辅助工具:支持距离、面积、角度测量;支持静态标校方位计算、支持雷达光电四象限辅助标校 4. 云台控制:支持八方向云台控制,支持键盘WASD控制上下左右;支持变倍、聚焦的镜头控制;支持水平角度定位、俯仰角度定位、视场角度定位 5. 电子地图:支持电子地图、雷达光电真实经纬度地图落点,支持在线、离线二维地图 6. 远程配置:支持光电设备远程开关机、重启、可见光热像开关机、摄像机参数远程设置 7. 多屏显示:支持视频预览、电子地图、视频监控、视频回放以及信息管理分屏显示,支持多个视频预览界面分屏显示 |